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类  >> 综合
全站搜索
 
请选择搜索范围
 
新书上架
 ·文苑英华——古都 2015-12-17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2015-12-15
 ·杜诗详注(典藏本 2015-12-15
 ·世说新语笺疏(典 2015-12-15
 ·乐章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阮籍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元稹集(典藏本) 2015-12-15
 ·韩偓集系年校注( 2015-12-15
 ·花间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李太白全集(典藏 2015-12-15
 ·顾太清集校笺(典 2015-12-15
更多
最近浏览
 ·江湖丛谈(注音注 2023-12-3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2023-12-3
 ·周礼正义(全十四 2023-12-3
 ·梁任公先生年谱长 2023-12-3
 ·古语文例释(修订 2023-12-3
 ·观堂集林 (附别 2023-12-3
 ·史记(中华经典普 2023-12-3
 ·古文观止(精)- 2023-12-3
 ·考古发掘与历史复 2023-12-3
 ·元代文学及文献研 2023-12-3
图书简介



《江湖丛谈(注音注释典藏本)》
  丛 书 名:
  定    价:98元
  作    者:连阔如著,贾建国、连丽如整理
  发布日期:2015-8-3
  页    数:488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0
    ISBN  :978-7-101-08299-9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3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是目前仅存的一部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初以来江湖上的诸多行当及行规,对当时广泛流行于北平、天津等地的丰富多彩的曲艺艺术,如评书、大鼓、相声、坠子、数来宝、竹板书等,追根溯源、分别流派、介绍演出状况;评介了众多深有影响的曲艺演唱家的艺术造诣、演唱特色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记述和揭露了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
    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此次增订再版,增加了新近挖掘整理的连阔如遗著《漫话江湖 万象归春》,又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李滨声先生特为作彩色插图50余幅,书中另配有多幅珍贵人物及历史资料照片。为曲艺史尤其是评书史、相声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
    这是一部奇人写的奇书,是“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的江湖艺人秉承“拯人济世之心”而创作的一部空前绝后的伟大作品。


    一、本书是目前仅存的一部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此次再版,增加了新近挖掘整理的连阔如遗著《漫话江湖 万象归春》,又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空前绝后的伟大作品。
    二、著名漫画家李滨声为本书绘制插图五十余幅,与文字相映成趣,“江湖”味儿颇为浓厚,为我们打开了陈旧中国的一个全新也界。
    三、王蒙、冯骥才、苏叔阳联袂推荐,一致认为此乃“奇人奇书”,值得读者“好好地读一读”。


    上架建议:社会文化、历史、艺术、传统文化

丛书介绍
作者简介
连阔如(1903—1971),满族。原名毕连寿,笔名云游客。1927年进入评书界。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上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伯力威广播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演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美誉。后又在其它电台播讲《水浒》、《东汉》、《隋唐》、《明英烈》等书,诸书皆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注重雕琢细节及穿插于书情中的评点论述,淡入淡出,不着痕迹。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评讲、《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1938年,他以云游客为笔名,出版了《江湖丛谈》一书,其中收录了丰富的评书史资料和掌故。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江湖规矩
江湖之春点………………001
江湖人的旧组织各处长春会的领袖………………004
江湖艺人之规矩………………009
江湖人放快者受罚的规矩………………013
江湖自嘲之暗语………………015
江湖中之老合………………017
北平平民化市场天桥之沿革与变迁………………020
天津南市三不管露天市场………………024
天桥市场摆地的人物………………026
天桥东市场卖估衣的………………029
戏园子的坎子………………034
第二章 算卦相面
江湖之金点………………037
哑金………………037
金点中之戗金………………039
金点的水火簧………………048
诸葛数灯下数即是袋子金………………050
金点之竹金………………054
天桥的卦摊………………057
天桥金点………………065
江湖中之戳黑的………………066
江湖中之金卖两门做变绝生意之内幕………………071
江湖中锍幅子的………………075
三不管的戗金生意………………076
三不管的杨大将………………081
三不管的八岔子生意………………083
江湖中金点的黑幕………………085
江湖金点中之自来簧………………089
第三章 挑方卖药
皮门………………094
做小帖的生意………………094
挑土海宝的生意………………098
挑汉册子的生意………………101
江湖中之大粒生意………………104
汉门的丁香座子………………116
江湖艺人马万宝………………119
天桥的旧人物常傻子………………120
江湖中挑沙子杵的生意………………122
汉门之挑柴吊汉儿的………………124
江湖中之挑生啃生意………………126
三不管的挑将汉儿的生意………………131
三不管的做大票的生意………………134
三不管的挑火粒的生意………………144
江湖中之做老烤的生意………………146
江湖中卖点之内幕………………150
江湖中之挑青子汉儿的………………157
江湖中的小省儿生意………………161
江湖中之挑顿子汉儿的………………165
三不管的花柳座子………………174
老云再为染花柳病的人们进一忠言………………180
挑柳驼儿………………181
第四章 杂技戏法
彩门………………183
彩门中之挑厨供的………………183
挑厨供的卖点儿………………191
江湖彩门之腥棚………………195
江湖艺人孙宝善………………196
江湖艺人去平留津的大金牙………………199
江湖艺人快手卢………………202
天桥的戏法场………………206
天桥的摔跤场………………209
天桥的空竹场子………………212
三不管的杂技场………………214
江湖中的光子生意………………215
第五章 保镖卖艺
江湖之点挂子………………219
挂………………222
天桥内把式场………………232
挂子行之中的支杆挂子………………236
第六章 评书流派
评门是团柴的………………245
评书界请支之源流………………256
团柴的规矩………………257
天桥的评书场子………………259
天桥茶馆各有不同………………260
三不管的评书场儿………………262
评书门之群福庆………………264
评书艺人刘荣安………………266
田岚云………………267
评书界艺人曹卓如………………270
连阔如、陈荣启、郭品尧、苗阔泉………………273
评书界之艺人哈辅元与《永庆升平》………………278
张杰鑫与《三侠剑》………………280
顺桂全与《铁冠图》………………283
王致久师徒与《雍正剑侠图》………………283
海青腿儿………………285
天桥的瞪眼玉子………………287
江湖艺人老云里飞………………288
江湖艺人大本玉子与连宝立、连宝志………………290
第七章 相声口技
团门原是团春………………292
天桥的相声场和杵门子………………297
江湖艺人万人迷………………298
三不管的相声场儿………………300
天桥的臭春场子………………304
江湖艺人汤瞎子、田瘸子………………305
故都之八大怪………………307
天桥的大兵黄………………308
穷家门儿………………310
天桥数来宝的场子………………314
第八章 坑蒙拐骗
骗术门之骗法………………316
骗术门的老合们………………318
骗术门之内幕………………325
骗术门之老渣………………327
小绺门………………331
晃条的与扫条的………………337
挑青子生意之内幕………………340
磨杵的生意………………342
大安把戏………………346
老月的骗局内幕………………349
丢包碰瓷………………352
江湖骗术之闯啃法………………353
江湖中之闯啃的骗财法………………354
江湖中之撇年子把戏………………358
天桥挑水滚子的………………361
老荣中之高买………………361
黑红宝、花页子………………370
江湖中之挑粘汉儿的………………374
江湖中之挑杯杯的………………375
江湖中的骗术倒页子………………377
江湖中挑黄啃的骗术………………380
江湖中做平的生意………………383
三不管的挑大堆的生意………………384
江湖中的叫点儿内幕………………387
雁班子之江湖术………………389
雁班子之内幕………………390
第九章 大鼓竹板
柳海轰儿的生意………………393
海轰之十三道大辙………………396
鼓界之白云鹏………………397
天桥的大鼓书场………………399
天桥的坠子场子………………404
天桥的竹板书场………………408
附录一 连阔如佚文《漫话江湖 万象归春》
江湖人以“包袱儿”为重,有荤、素、响、闷之别………………411
江湖中能抖包袱儿的艺人与艺术之调查………………412
穷不怕首创“单春”,有“攥弄活儿”的特长………………413
穷不怕编的《五百出戏名》曲儿………………414
穷不怕的对子和其他小段儿………………418
穷不怕的大段玩艺儿………………419
穷不怕首创单春 在某王府长期献艺………………422
袁桂林当场抓哏,以抖搂包袱儿挣钱………………423
卖戏法儿的不挑真门子 变戏法儿的腥尖都不卖………………426
老云里飞使“钻天儿” 艺名庆有轩………………436
滑稽大鼓是张云舫攥弄的 创演“响万儿”是老倭瓜唱得早……440
小秫秸棍灌铅是“托门” 摇出摇不出是为“推送点”…………444
灯下术叫“袋子金” 是点不是点 全凭开把簧………………447
附录二

小绺门·偷帽子、偷鞋、偷狗………………452
风门·吃珠宝行………………455
雁门·吃保险公司………………457

精彩章节
江湖之春点
    著者自幼在外奔走,自谋衣食,对于江湖中的事儿有个一知半解,所以著述这部《江湖丛谈》。
    本书内有“风”、“马(má,常读“麻”音)”、“雁”、“雀”四大门(指群骗),“金”(相面算卦)、“皮”(卖药)、“彩”(变戏法)、“挂”(打把式卖艺)、“评”(说评书)、“团(tuǎn)”(说相声)、“调(diào)”(骗局)、“柳(liǔ)”(唱大鼓)八小门。内容包括的是:卖“梳篦(bì)”的、卖“刀剪”的、卖“香面”的、卖“膏药”的、卖“刀伤药”的、卖“眼药”的、卖“虫子药”的、卖“牙疼药”的、挑(tiǎo)“汉册(chǎi)子”的、卖“戏法”的、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跑马戏”的、“修脚”的、算“周易卦”的、算“奇门卦”的、算“鸟儿卦”的、“相面”的、“哑相”的、“灯下术”的、说“相声”的、唱“大鼓书”的、唱“竹板书”的、说“评书”的、卖“胰子”的、卖“避瘟散”的、“拉洋片”的,等等行当,不下百数十种。
    此外,尚有两门,一为“骗术门”,一为“穷家门(唱数来宝的)”。并有江湖黑幕、江湖人规矩、艺术变迁、艺人小传、艺人传流支派、艺人道义、各省艺人团体的组织、艺人的沿革。谨将内容用概括方式,先向阅者报告明了。
    由江湖人之“春点”作为首谈。什么叫做“春点”呢?读书人离不开字典、字汇、《辞源》等等书籍。江湖之人不论是哪行儿,先得学会了春点,然后才能够吃生意饭儿。普通名称是“生意人”,又叫吃“张口饭”的。江湖艺人对于江湖艺人称为“老合(合气之合)”。敝人曾听艺人老前辈说过:“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由这两句话来作证,江湖的老合们把他们各行生意的艺术看得有泰山之重。
    江湖人常说,艺业不可轻传,教给人学得容易,那会不值一文半文,丢得更易。江湖艺术是不能轻传于人的,更不能滥授给他人。不惜一锭金,都舍不得一句春。据他们江湖人说,这春点只许江湖人知道,若叫外行人知道了,能把他们各行买卖毁喽,治不了“杵儿”(江湖人管挣不了钱调[diào]侃儿说治不了杵儿。注:此处“杵”字可加儿化音,也可不加儿化音)。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gù)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纤(qiàn)的、骡马市里纤(qiàn)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说叫“调(diào)侃儿”。江湖艺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做“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叫卖药的先生挣得下钱来,先向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果食指已婚女子,点是人)是“攒(cuán)儿吊(攒儿是心口,吊是疼)的粘啃(nián kèn,病了)”。卖药的先生不用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痛之病。原来这“果食点”,按着春点的侃语便是妇人;“攒儿吊的粘啃”便是心口疼的病症。然后卖药的先生给病人一诊脉,把病原说出来,说得很对。病人哪能知道,他们院邻暗含着“春”给那卖药先生啊!花多少钱也得买他的药啊。这卖药的先生,得了病人邻居用“春点”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给他,能够不费劲儿挣得下钱来。简捷地说,这就是江湖人用春点的意义。往浅处说是那个意思;往深处说,如同长江大海,用莫大焉。可是这春点用在一处,成为三种名词,前说江湖人调侃儿的术语为春,至于点之用处和意义,容谈到艺人的艺术类再为详谈。今将江湖中的春点先行录出,然后再分门别类述谈。
    管男子调侃儿叫“孙食”,媳妇叫“果食”,老太太叫“苍果”,大姑娘叫“姜斗(jiàng dǒu)”,小姑娘叫“斗(dǒu)花子”,小男孩叫“怎科(zěn kē)子”,管父亲叫“老戗(qiāng)儿”,管母亲叫“磨(mó)头”,管哥哥叫“上排琴”,管兄弟叫“下排琴”,管祖父叫“戗儿的戗”,管祖母叫“戗(qiāng)的磨(mó)头”,管妓女叫“库果”,管良家妇女叫“子孙窑儿”,管男仆叫“展点(仆人)”,管女仆叫“展果”,管当兵的叫“海(hāi)冷”,管侦缉探访叫“鹰爪”,管小绺(xiáo liu,小偷)叫“老荣(小偷)”,管和尚叫“治把(bǎ)”,管老道叫“化把(bǎ)”,管尼姑叫“念把(bǎ)”,管做官的叫“冷子点”,管大官儿叫“海(hāi)翅子”,管外国人叫“色(shǎi)唐点”,管乡下人叫“科郎(kē lang)码”,管傻人叫“念攒(cuán)子”,管疯人叫“丢子(si)点”,管嘎人叫“朗(lǎng)不正”,管好人叫“忠样点”,管好色的人叫“臭子点”,管有钱的财主叫“火点”,管穷人叫“水码子”,管好赌钱的人叫“銮把(bǎ)点”,管天叫“顶”,管地叫“躺”,管东叫“倒(dǎo)”、西叫“切(qiē)”、南叫“阳”、北叫“密”,刮风叫“摆丢子(si)”,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管房叫“塌(tā)笼”,管店叫“窑儿”,管阴天叫“牐(chā)棚”,管打雷叫“鞭轰儿”,管吃饭叫“安根”,管挨饿叫“念啃(kèn)”,管拉屎叫“抛山”,管“走吧”叫“窍”,管打架叫“鞭托”,管害怕叫“攒(cuānr)稀”,管肉叫“错齿子”,管马叫“风子”,管牛叫“岔子”,管驴叫“金扶柳儿”,管买酒叫“肘山”,管喝酒叫“抿山”,管喝醉了叫“串山”,管烧酒叫“火山”,管黄酒叫“幌幌(huàng)山”,管茶馆叫“牙淋(yá lin)窑儿”,管娼窑叫“库果窑儿”,管水叫“龙宫”,管兔儿叫“月宫嘴子”,管老虎叫“海(hāi)嘴子”,管龙叫“海(hāi)条子”,管蛇叫“土条子”,管桥叫“悬梁子”,管梦叫“团(tuǎn)黄粱子”,管牙叫“柴”,管字叫“朵儿”,管笔叫“戳子”,管刀叫“青子”,管枪叫“喷子”,管放枪叫“喷子升点儿”,管药叫“汉壶”,管跑了叫“扯活(chě huo)啦”,管人死了叫“土了点啦”,管妇人怀孕叫“怀儿怎(zěn)啦”,管寡妇叫“空(kòng)心果”,管麻子脸叫“梅花盘”,管俊品人物叫“盘儿嘬”,管人长得丑陋叫“盘儿念嘬”,管野妓叫“嘴子”,管车叫“轮子”,管衣裳叫“挂洒”,管穿得阔绰叫“挂洒火”,管穿破衣裳的叫“挂洒水”,管当铺叫“拱页(yè)瓤子”,管卖当票的叫“挑(tiǎo)拱页子”的,管表叫“转(zhuàn)枝子”,管帽子叫“顶笼儿”,管大褂儿叫“通天洒”,管裤子叫“登空(kōng)子”,管鞋叫“踢土儿”,管袜子叫“熏筒儿”,管瞎子叫“念招儿点”,管社会里的人不明白江湖事的叫“空(kòng)子”。
    这江湖人调(diào)侃儿用的春点,总计不下四五万言,著者将这几十句写出来,贡献到社会里。论完全并不完全,因为书的篇幅所限,不能全部发表。容敝人写到各门各行的时候,将未曾发表的江湖春点,再一一刊出。以上所说的侃儿,系江湖中各门各行通用的侃儿。
    从前江湖的人将一句春点看得比一锭金子还重,外行人是一句也不知道的。到了如今因为流行日久,外行人也能耳濡目染地熏上几句。敝人在北平的天桥、东安市场、西单商场以及各庙会,常听见有些个半开眼(对于江湖事有一知半解的人称为半开眼)的人,在各生意场儿调几句江湖侃儿,所调的侃儿尽是普通流行的。至于江湖各行隐语,与他们生意有关,外行还是不知道的。我这江湖的春点,是简捷地把意义说明,再谈金、皮、彩、挂、平、团(tuǎn)、调(diào)、柳(liǔ)八门生意。
相关书评
媒体报道
图片集
 
(C)2002-2008 中华书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最新动态 中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