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国》丛书
《文史中国》丛书是由中国南北两家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著名出版社——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手合作出版的一套为青少年量身度制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系列图书。主要是希望通过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的教育学习,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004年,丛书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2005年,被吸纳为中宣部策划组织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点出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诗”之一。 在写法上,《文史中国》丛书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文化读物,其宗旨可概括为一句话:题材是传统的,眼界是当代的。因此除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的常规标准外,丛书从选目到撰写,都是以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视域来透析中华文化的深刻意蕴。而丛书的作者大都是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从而为丛书从内容上提供了重要保证。丛书全彩印刷,图文并茂。 《文史中国》丛书首批共38本,分为四个系列:“辉煌时代”、“世界的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意象”。四个系列互相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多视角多侧面地展示中华文明。
一、“辉煌时代”系列 共10本,选择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十个辉煌的时代,作横断面的介绍与分析,以显示开放心态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主体精神。 1.《百家争鸣》,张小锋著。 2.《秦皇汉武》,张小锋著。 3.《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史卫著。 4.《盛唐气象》,任士英著。 5.《两京繁华》,石涛 刘杰著。 6.《大都风采》,曹书杰 杨栋著。 7.《大明流煌》,荣真著。 8.《康乾盛世》,周文玖著。 9.《睡狮觉醒》,陈坚 王双怀 著。 10.《重振乾坤》,陈少铭著。
二、“世界的中国”系列 共10本,集中表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展现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组成部分,强调中国与世界的开放共荣、和谐共处是中华文化的固有精神。 1. 《世界眼光中的孔子》,施忠连著。 2. 《丝绸之路》沈济时著。 3. 《遣唐使与学问僧》,韩昇著。 4. 《四大发明 》,冯绍霆著。 5. 《西游与东渡》,黄珅著。 6.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党宝海著。 7. 《郑和宝船扬帆世界》,徐作生著。 8. 《徐光启与利玛窦》,余三乐著。 9. 《清代宫廷中的外国人》,余三乐著。 10. 《近代留学生》。
三、“文化简史”系列 共10本,从中国人文化生活的各部类入手,历时性地介绍中国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优雅的审美理念,以及传承有序、丰富多姿的文化积累,从而为当代人的生活文化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启示。 1. 《中国书法篆刻简史》,沃兴华著。 2. 《中国古代体育简史》,刘秉果著。 3. 《中国服饰简史》,周天著。 4. 《中国建筑文化简史》,沈福煦著。 5. 《中国饮食文化简史》,王学泰著。 6. 《中国古代绘画简史》,李超、姚笛、张金霞著。 7.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戴微著。 8. 《中国图书文化简史》,徐雁等著。 9. 《中国书院文化简史》,朱汉民著。 10. 《京昆简史》,李晓著。
四、“中华意象”系列 共8本,选取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进行深入的解析。“龙凤”“金玉”等意象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们以其特有的形象和意涵,展示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并丰富着全人类的文化符号。 1. 《飞禽走兽趣谈》, 赵宗福 刘永红著。 2. 《龙凤趣谈 》,刘德增著。 3. 《金玉趣谈》,李晓明著。 4. 《花木趣谈》,杜华平著。 5. 《天体趣谈 》,陈虎 郑姗姗著。 6. 《数字与色彩趣谈》,韩杰著。 7. 《吉祥趣谈 》,霍明琨著。 8. 《山水趣谈 》,郝润华 杨旭东著。
丛书特点: 1. 视角新颖。丛书从写法上有别于其他传统文化读物,从选目到撰写,都是以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视域来透析中华文化的深刻意蕴。题材是传统的,眼界是当代的。 2. 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而是通过启示性的语言,给读者以巨大的思考空间。 3. 丛书作者大都为各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内容准确,深入浅出。
读者对象: 全中国的中小学生、全世界的华人学子,是《文史中国》丛书的当然读者。我们期待着读者们在清新优美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情境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爱国、团结、和谐、奋斗”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一个出色的中国人。 装帧设计: 32开,全彩印刷,图文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