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普及读物  >> 综合
全站搜索
 
请选择搜索范围
 
新书上架
 ·文苑英华——古都 2015-12-17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2015-12-15
 ·杜诗详注(典藏本 2015-12-15
 ·世说新语笺疏(典 2015-12-15
 ·乐章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阮籍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元稹集(典藏本) 2015-12-15
 ·韩偓集系年校注( 2015-12-15
 ·花间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李太白全集(典藏 2015-12-15
 ·顾太清集校笺(典 2015-12-15
更多
最近浏览
 ·月读(第7辑) 2023-3-26
 ·清朝柔远记 2023-3-26
 ·元史 1-15册 2023-3-26
 ·悲剧哲学家尼采( 2023-3-26
 ·唐宋词鉴赏大辞典 2023-3-26
 ·老子注译及评介- 2023-3-26
 ·戏曲小说丛考 2023-3-26
 ·文物史前史(彩色 2023-3-26
 ·《金瓶梅词话》语 2023-3-26
 ·楞严经--佛教十 2023-3-26
图书简介



《月读(第7辑)》
  丛 书 名:
  定    价:6.8元
  作    者:中华书局《月读》编辑部编
  发布日期:2012-2-28
  页    数:96页
  字    数:40千字
  包    册:35
    ISBN  :978-7-101-07301-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2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理想信念,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对最高价值的信服与追求,是自觉将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对于个人而言,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对于政党而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立党之基。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建党89年、执政61年、领导改革开放32年的风雨征程。无数经验教训表明,一个政党,唯有坚持理想信念并始终身体力行,才能凝聚起全党全民族的力量,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思想文化空前激荡,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胡锦涛语),就更加及时而且必要。
    因此,本辑选定“信念”为主题。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来看,炎黄子孙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始终是支撑这个古老民族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精神脊梁。历代仁人志士,心中存有的浩然正气与凌云志向,使他们不论顺境逆境,在朝在野,为国,乐于鞠躬尽瘁;为民,甘于先忧后乐;为求真,敢于秉笔直书;为取义,不惜舍身成仁。放眼世界范围,总有不断涌现的杰出人物,为实现祖国解放、人民幸福、政治昌明、科技进步等远大理想,饱尝艰辛,却甘之如饴。对理想信念的理解、探求与追寻,形式也许不尽相同,但其中放射出的坚韧、务实、刚毅、乐观、果敢等等拥有人类共通性的精神因子,如同璀璨群星,在人类文明的银河中熠熠生辉。本辑选文,即是从这浩瀚星空中撷取几束光芒,让它们照亮前路,激励我们抱定信念,脚踏实地,奋然前行。
丛书介绍

策划编辑缘起
近年来,中央领导纷纷强调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倡导“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习近平副主席号召各级党员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已成为当前热点话题。
中华书局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下属成员单位,秉承“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播文明 优化生活”之出版理念,以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响应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编辑出版适应领导干部阅读好书的号召,配合各地深入开展的领导干部读书活动,中华书局特别策划出版了以领导干部为读者对象的经典普及类文化读物:《月读——干部经典读本》,以连续出版物的方式出版发行,每月一辑。


内容简介
该读本从领导干部提升人文素养的各层面需求出发,萃选古今中外优秀篇章,涉及为政、修身、艺术、口才等方面。相比市面上同类其他读物,其优势在于:内容上按需选文,与时俱进;古今中外,突出经典;文本准确,讲解明晰,充分考虑领导干部“学用结合”的需求,简明实用。形式上,一月一本,循序渐进,不造成阅读负担;开本小巧,便于携带,方便随时学习;大字排版,设计合理,便于阅读和使用。


主要栏目
名人用名言——名人用名言的例子。名人原话+名言释义+再读三则。
经典名篇——古今中外优秀经典,涵盖诗词文等。
官箴辑要——分类精选古今中外格言,每期一个主题,如和谐、廉政、诚信等。
资政通鉴——精选古文,以史为鉴或古为今用,有资于治政,促进和谐。
出口成章——精彩演讲辞选段。
名著典藏——每期介绍两部有资于政治的经典名著。
茶余饭后——精选名家散文。丰富知识,修身养性,优化生活。
咬文嚼字——辨析做报告、写文章时易读错、易写错、易用错和易混淆的字和词。
补白——“一语中的”:名人简短而精彩的言论。“博闻馆”:文史常识介绍。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月读》第7辑目录

名人用名言

经典名篇
报任少卿书(节选)/〔汉〕司马迁
望海潮〔宋〕/柳永
咏煤炭/〔明〕于谦
太行春感/朱德
抱定宗旨/林语堂
航海者/〔波兰〕密茨凯维支
我为什么活着/〔英国〕罗素

官箴辑要
信念

资政通鉴
与妻书(节选)/林觉民

出口成章
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审判时的演说/〔意大利〕布鲁诺

名著典藏
左传
荀子

茶余饭后
“书记”的由来/邵颖涛
古人能吃到“冰镇”的食物吗?/吴智勇
“衣冠禽兽”:从“体面”到“败坏”/杨林坤
黛玉的天性(节选)/周思源

咬文嚼字
正音正字
新词新义

精彩章节

资政通鉴
与妻书(节选)

林觉民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译文】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这爱你的意念,促使我勇敢地赴死。我自从遇到你以来,常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结为恩爱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如意地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的圣人那样不为感情所动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我扩大一片爱你之心,去帮助天下人,使他们也能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忍心抛下你而不顾啊。愿你能体谅我的苦心,伤悲之余,也为天下人着想,甘愿牺牲你我一生的幸福,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你不要悲伤啊!
    ……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能够使人死亡,盗贼能够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土之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个时候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吗?还是你能这样做吗?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双眼望穿,化骨为石,试问自古以来,有多少夫妻能够离散而又重新团聚?那么这种生离比死别要痛苦啊,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有幸双双健在,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感情深挚的人,能忍心旁观这种惨状吗?这是我敢于断然赴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继续奋斗。儿子依新已经五岁,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一样,以天下为念。你腹中的胎儿,我猜是个女孩,是女孩的话一定像你,我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为志向,那么我死之后,还有两个林觉民在呀。幸运极了,幸运极了!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要紧,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题解】
    林觉民(1886—1911),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写于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深夜。为了表明自己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心迹,让妻子体察自己不惜牺牲一己而走上革命道路的衷情,林觉民挥笔疾书,写下了这一不朽名篇。原书共两封,还有一封是写给他父亲的。1911年4月27日早晨,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直奔总督衙门,与清兵展开激战。很多革命党人牺牲,林觉民受伤被俘,后遭杀害,时年仅25岁。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两封绝笔书送给林觉民家人,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陈意映郁郁而终。
    在这封绝笔书中,林觉民把感夫妻恩爱、悲夫妻死别、怜天下离散、痛国家苦难等等复杂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他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表达了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深情,表现出为解除同胞苦难不惜牺牲个人爱情及生命的革命精神,也真实展示了革命党人的崇高信念。这封信既是林觉民的绝笔书,也是充溢着浩然正气的檄文,更是辛亥革命时期所有革命党人的正气歌。

相关书评
媒体报道
图片集
 
(C)2002-2008 中华书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最新动态 中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