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期刊汇刊·第二辑》已出书情况 1.《湘报》(全二册) 7-101-05058-1/K2215 精装16开 2006年7月 订价460元 2.《民报》(全六册) 7-101-05059-X/K2216 精装32开 2006年9月 订价580元 3.《译书公会报》(全二册) 978-7-101-05725-6 精装32开 2007年11月 订价420元 4.《新民丛报》(全十四册) 7-101-05224-X/K2325 精装16开 2008年5月 订价4800元 5.《国风报》 (全十册) 978-7-101-06604-3 精装32开 2009年11月 订价980元 6.《庸言》(全十册) 978-7-101-07114-6 精装32开 2010年1月 订价860元
《湘报》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报刊。谭嗣同、唐才常等创办于湖南长沙,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7日发刊。日报。设论说、奏疏、电旨、公牍、本省新政、各省新政、各国时事、杂事、商务等栏目。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樊锥等为撰述。宣传“爱国之理”、“救亡之法”,倡导变法维新,尤注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改革的历史和社会学说,对封建顽固势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戊戌政变后被迫停刊。至1898年10月15日共刊出177号。 《民报》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最著名的刊物,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先后任《民报》主编的为胡汉民、章炳麟、张继、陶成章、汪精卫等,主要撰稿人有章炳麟、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等。该报全力宣传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阐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 《译书公会报》 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一(1897年10月26日)创刊,册报。译书公会主办,总理为恽积勋、恽毓麟,协理为董康、赵元益等,都是阳湖(武进)人。总主笔为章炳麟及杨模,总翻译为黄存嘉。该报声称以“开民智、广见闻”为目的,“以广译东西方重要书籍报章为之,辅以同人论说”。《译书公会报》现存第二十册、最后一期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初五(1898年5月24日)。 《新民丛报》 是20世纪初在日本发行的半月刊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每月旧历初一日、十五日发行。1907年8月停刊,前后历时六年,共出96号,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与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为辛亥革命前维新派的重要刊物。初期着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学说,言论激进,对中国知识界发生很大影响。至今仍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 《国风报》 创刊于1910年2月20日。旬刊,旧历每月逢一出版。1911年7月停刊,共出52期。编辑所设在上海,发行人何国桢,实际主持人是梁启超。这是政闻社遭到查禁,《政论》被停刊后,梁启超为鼓吹立宪而创办的一个重要刊物。梁启超是该刊的主要编辑撰稿人,每期半数以上的文章均出自其手。协助梁担任编撰的主要有汤觉顿、麦孟华等,《国风报》是《政论》杂志停刊后,康、梁立宪集团的主要舆论工具,对当时立宪的理论和运动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