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前言
马景仑 董志翘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自1962年11月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至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这是一部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声誉极高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已出版到第3版,印刷了将近50次,印数达200多万套。它培育了好几代古代汉语专业工作者,更哺育了成千上万中文、历史和其他有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及爱好古代汉语和传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这在中国教科书的发展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堪称奇迹。
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专业教师,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学习这套《古代汉语》教材而入门、接受这套教材的滋养而进步、讲授这套教材的内容而成长起来的。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对这套教材不仅有着由衷的感激和炽烈的热爱之情,而且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意。正因为如此,所以2008年初,当我们被约请主编《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的时候,既感到是一种机遇,更感到是一种挑战。
我们编纂这套辅导书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实用,简洁明了”。为了增加形象性和可读性,我们还想方设法收集了200多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有器物图、书影、人物画像、诗意图、动植物照片、风光照片、场景照片等,分别插入相应的文字旁边,使得图文相得益彰,也期望能使读者朋友们的古代汉语学习过程显得相对轻松有趣一些。
这套辅导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以古代汉语为考试科目的考研人员、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教材的大学师生,以及其他自学或使用该教材的人士。编写这套辅导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朋友们加深对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文选、常用词和通论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和古代汉语的理论水平。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方便教师的教学角度出发,更尽量努力从方便考研人员复习、在读学生学习和自学人员研读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此辅导书当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全四册)同步配合使用。
这套辅导书共分两册,一册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二册相配,一册与第三、四册相配。每册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含“重点难点解说”、“综合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三项内容。
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配第一册、第二册)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解说”,全部按照教材的顺序,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部分编写,主要是提出并分析说明原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按照传统的“疏不破注”的原则,我们是以教材的观点为基本依据进行分析的,只是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适当补充一些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或对理解教材观点有益的有关资料和看法。
文选部分,按照教材课文的顺序,从“字词(含用字情况、词义分析、字词读音)”、“语法”、“修辞”三个角度,对每篇课文进行解说。
常用词部分,按照教材常用词的顺序,从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特指义等角度,分析每一个常用词的主要义项,尽量以简洁的形式理清词义系统或词义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同义词辨析和反义词辨析。
通论部分,按照教材各个专题的顺序,对有关古代汉语理论或文化知识,进行适当的归纳分析,勾画出各个专题内容的系统,解说有关重点难点,提示容易搞错的地方,等等。
每个单元的“综合练习题”,我们是先按照“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来出题,然后加以综合的。每个部分的题目,则尽量围绕“重点难点解说”的内容来设计,适当地进行了一些拓展,以帮助读者巩固有关知识。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解释说明题、问答题、标点翻译题,等等。
在每单元综合练习题后面,我们都附上了详细的“参考答案”,以方便使用。
这套辅导书的每册之末,均附有四套高校中文专业近几年古代汉语上、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其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进行自测。
这套辅导书是简体字本,在必要的地方,仍然保留了一些繁体字的写法。
这套辅导书由马景仑、董志翘担任主编,具体编写人员的姓名和分工是:
马景仑(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绪论,第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一单元文选,第一、二、三、四单元常用词
董志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第五、六、七、十二、十三、十四单元文选
方向东(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第五、六、七、十二、十三、十四单元常用词
何亚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第八、九、十、十一单元常用词
班吉庆(扬州大学教授、硕导):
第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一单元通论
万久富(南通大学教授、硕导):
第五、六、七、十二、十三、十四单元通论
书中所附的全部插图,均由董志翘搜集、选择并提供。
这套辅导书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我们所执教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古代汉语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古代汉语课也一直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著名训诂学家徐复先生,为我校的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建设、古代汉语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具有博士授予权,2002年和2007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我们的古代汉语课程,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到2007年为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古代汉语一科,全国只有北大、南开、北师大、南师大等四个学校);这些都为我们编纂这套辅导书提供了肥沃的学术土壤和极大的便利条件。我们是把编纂这套辅导书,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的。
除了编写组成员的努力之外,著名古汉语专家、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者之一的赵克勤先生,不顾年高,应邀把关,审阅了全部书稿。中华书局编辑舒琴女士,从选题到编纂,乃至编写体例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许多详尽而有益的建议。在此,谨向赵克勤先生和舒琴女士表示由衷的谢意。
虽然我们各自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执教都有几十年,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对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的理解仍有待加深,加上编写时间不够充裕,这套辅导书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同行专家不吝赐教,以便在随后的印次中再行修改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