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华书局的“学案”系列图书——写在《清儒学案》整理本出版之际
学案是古人的一种著述体裁,它以提纲挈领的方式,专门记述某一学派或某一时代的思想宗旨与学术源流。比较成规模,经常被人们称述的几部书,根据其记述内容的时代先后,主要有《两汉三国学案》、《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和《清儒学案》。若论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当然要属清初黄宗羲编著的《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而《明儒学案》更是中国最早的学术史专著。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写道:
中国有完善的学术史,自梨洲(黄宗羲)之著学案始。《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梨洲一手著成。《宋元学案》,则梨洲发凡起例,仅成十七卷而卒,经他的儿子耒史(名百家)及全谢山(全祖望)两次补续而成。
著学术史有四个必要的条件:第一,叙一个时代的学术,须把那时代重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憎为去取。第二,叙某家学说,须将其特点提挈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第三,要忠实传写各家真相,勿以主观上下其手。第四,要把各人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大概叙述,看出那人的全人格。梨洲的《明儒学案》,总算具备这四个条件。……所以《明儒学案》这部书,我认为是极有价值的创作,将来做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的人,对于他的组织虽有许多应改良之处,对于他的方法和精神,是永远应采用的。
《宋元学案》这部书,虽属梨洲创始,而成之者实谢山。谢山之业,视梨洲盖难数倍。梨洲以晚明人述明学,取材甚易。谢山既生梨洲后数十年,而所叙述又为梨洲数百年前之学,所以极难。据董小钝所撰年谱,则谢山之修此书,自乾隆十年起至十九年上,十年间未尝辍,临没尚未完稿,其用力之勤可想。拿这书和《明儒学案》比较,其特色最容易看出者:第一,不定一尊,各派各家乃至理学以外之学者,平等看待。第二,不轻下主观的批评,各家学术为并时人及后人所批评者,广搜之以入附录,长短得失,令学者自读自断,著者极少作评语以乱人耳目。第三,注意师友渊源及地方的流别。每案皆先列一表,详举其师友及弟子,以明思想渊源所自,又对于地方的关系多所说明,以明学术与环境相互的影响。以上三端,可以说是《宋元学案》比《明儒学案》更进化了。
黄宗羲和全祖望都是顶尖的学者,以他们的学养、识见与勤奋,穷十数年之力而完成的学术巨著,后人实在难以超越。晚清人唐晏编著的《两汉三国学案》,民国年间徐世昌主持编纂的《清儒学案》,相较起来要逊色一些,但也各有其特色。先说《两汉三国学案》。它以资料汇编的形式,揭示了两汉三国经学发展趋势,为人们了解此一时期的经学历史提供了系统的参考资料。在编排上,首列《周易》,以下按次序列《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每经之下,则以汉儒家法为断,区分经学派别,一派之内,又依据师承关系或时代先后进行排列。凡是宗派不明的,则一律系于每经之末。而关于每一经的资料,又大体区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史籍中搜集的传记材料,二是从史籍或古注中钩稽出来的经学家的经说,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且取材范围非常广泛。一册在手,省去读者多少翻检之劳!再说《清儒学案》。清代是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近代的时期,名家辈出,成果灿然。欲了解清代的学术思想,单靠梁启超和钱穆的两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前者仅举其大要,点到即止,而后者关注于哲理与学术内在理路的探讨,其他方面漏略者甚多。欲接触原始材料,真切感受清人的治学特点与思想脉动,又不想陷入其中而茫然不知所归者,最佳的选择就是读《清儒学案》。此书共收清代学者1169人,每人之下先有小传介绍其生平与学术大旨,然后节录其重要著作之凡例、序跋、关键章节及足以代表其人思想与学术水平的书札、诗文等。在每一学案中,又通过家学、弟子、交游、私淑等类别将与案主有关的其他学术人物收入其中,极有条理,凡历时十余年(1929-1939)始纂集而成,当时很多知名学者参与了编纂。
中华书局自上世纪80年代初即着手整理上述四部学案。在陈金生先生(曾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长期负责哲学编辑室工作)的筹划主持下,梁运华、沈芝盈、吴树平、盛冬铃、李解民等先生亲任整理之役,于1985-1986年先后整理出版了前三部学案,在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头最大的《清儒学案》,1988年也已完成初点,但其出版过程却一波三折,直到20年后的今天才得以面世,实在可发一叹。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清儒学案》的出版为中华书局“学案”系列这个庞大的整理出版工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前段时间,另几部学案也都修订重印,读者可以沉浸在传统学术的海洋里恣意畅游了。
最后补充一点。从已有学案的断代上看,还缺先秦与两晋南北朝隋唐两个时期,这里稍作解释。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非常活跃,前人对诸子思想曾作过很多研究,编有孟子、墨子等学案,但一直没有出现一部能兼赅各家的大书。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佛、道二教很盛,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呈现出与前后时代都不同的鲜明特色,前人也不曾编出一部能反映此时代三教并峙局面的学案。为弥补上述缺憾,中华书局曾于1985年和1987年先后影印了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全二册)、刘汝霖的《汉晋学术编年》(全三册)和《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读者可以参看。
链接: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著,2008年1月第3次印刷,定价48元
《宋元学案》(全四册),[清]黄宗羲、全祖望编著,2007年1月第3次印刷,定价248元
《明儒学案》(修订本,全二册),[清]黄宗羲著,2008年1月第2次印刷,定价120元
《清儒学案》(全八册),徐世昌等编纂,2008年10月第1次印刷,7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