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著作  >> 文学
全站搜索
 
请选择搜索范围
 
新书上架
 ·文苑英华——古都 2015-12-17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2015-12-15
 ·杜诗详注(典藏本 2015-12-15
 ·世说新语笺疏(典 2015-12-15
 ·乐章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阮籍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元稹集(典藏本) 2015-12-15
 ·韩偓集系年校注( 2015-12-15
 ·花间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李太白全集(典藏 2015-12-15
 ·顾太清集校笺(典 2015-12-15
更多
最近浏览
 ·蒲松龄与《聊斋志 2023-12-3
 ·老子 庄子 2023-12-3
 ·中国古典文献学( 2023-12-3
 ·梅庵琴人传(推荐 2023-12-3
 ·宝光寺(精)8开 2023-12-3
 ·通古斯族系的兴起 2023-12-3
 ·宝光寺(精)16 2023-12-3
 ·乡土中国 2023-12-3
 ·中国美德读本 2023-12-3
 ·顾维钧回忆录(全 2023-12-3
图书简介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丛 书 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定    价:55元
  作    者:汪玢玲著
  发布日期:2015-10-26
  页    数:401页
  字    数:320千字
  包    册:9
    ISBN  :978-7-101-11047-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权威的古典文学研究专著

 

    本书探讨了《聊斋志异》中的民间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龄的思想特征、创作取向等重要话题。同时,还将聊斋俚曲纳入研究视野,以《琴瑟乐》为标本,进行美学诸要素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对蒲松龄的一些民俗性杂著,如《日用俗字》《农桑经》等也作了探究,更为全面地梳理了蒲松龄与民俗学、《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本书将蒲松龄研究与民俗学研究巧妙融合,既阐析了蒲松龄,又显豁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民俗现象,展示了“聊斋学”研究的新方向、新体系。

 

    编辑推荐
    ☆ 权威的古典文学研究专著,学界广获好评。
    ☆ 新版做了多处知识、文字修订,学术质量有很大提升。

 

    上架建议
    古典文学研究、人文社科

丛书介绍
作者简介
汪玢玲(1924-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出版有《蒲松龄与民间文学》、《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中国虎文化》、《中国婚姻史》等作品。
图书目录
序一 何满子
序二〔澳大利亚〕谭达先
第一章人民艺术家蒲松龄与人民
第一节《聊斋志异》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蒲松龄的时代、家世及其与人民的关系
第三节蒲松龄的创作思想和世界观
第四节蒲松龄的采风活动
第二章《聊斋志异》考源及其思想艺术成就
第一节《聊斋志异》考源
第二节《聊斋志异》的人民性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民间艺术方法
第四节《聊斋志异》的提炼
第五节《聊斋志异》怎样写历史传说人物
第三章《聊斋志异》中的民间典故
第一节《聊斋志异》用典之精妙
第二节神话传说典故
第三节历史逸闻典故
第四节民间故事典故
第五节诗歌典故
第六节民俗典故
第七节典故中所见的作者形象
第四章《聊斋志异》与鬼文化
第一节中国鬼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古代幽都及佛教地狱观念
第三节传统志怪小说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第四节《聊斋志异》鬼故事类型
第五节《聊斋志异》鬼故事的创作方法
第五章《聊斋志异》与狐文化
第一节狐的自然生态与狐崇拜渊源
第二节《聊斋志异》狐典型的高度艺术成就
第三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第六章论聊斋俚曲
第一节俚曲创作的意义及其创作年代
第二节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俚曲
第三节以传统故事为题材的俚曲
第四节俚曲的曲牌及其民间源流
第七章《琴瑟乐》论析
第一节《琴瑟乐》发表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琴瑟乐》所受明清民歌俚曲的影响
第三节《琴瑟乐》的风俗史画和性心理描写
第四节《琴瑟乐》的性开放意识及其思想根源
第八章民俗学家蒲松龄的广阔视野
第一节民俗学和蒲松龄的民俗宝库
第二节《聊斋志异》中所反映的民间信仰
第三节创作中所反映的政治观念及社会习俗
第四节《日用俗字》的文化普及作用
第五节《农桑经》及生物小品的经济民俗价值
第六节《聊斋杂记》的治生实用思想
第九章七十年来的蒲松龄研究
第一节资料辑佚工作
第二节作家研究
第三节作品研究
后记一
后记二
精彩章节
相关书评
媒体报道
图片集
 
(C)2002-2008 中华书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最新动态 中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