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怀篇
1 传道•受业•解惑
2 师恩如父:悼念羡林先生
3 季羡林先生与中华书局和《文史知识》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域研究的力作:季羡林先生与《大唐西域记校注》
5 从东方语文学到东方学
6 季羡林先生的留学经历与他的学术成就
7 “学问在中西之间”:季羡林的学术成就与中国的东方研究
8 我们怎么研究东方文学——缅怀季羡林先生时的感想
9 梵学、印度学、东方学与中国文化研究:季羡林先生的治学范围和路径
10 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建立暨季羡林教授执教六十周年志庆
11 于道泉先生小记
12 怀念周绍良先生
13 忆念王永兴先生
二、学习篇
14 我与《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
15 三年
16 尼雅的佛塔
17 沧桑千年一碎叶
三、文史小识
18 古代外国人怎样称呼中国?
19 “问经翻贝叶 论法指莲华”
20 也谈嚼杨木的由来
21 “三点成伊犹有想”:高罗佩对“悉昙”的研究
22 《宋书》中一个来自佛教的譬喻故事
23 汉语中“语法”一名最早的出处
24 佛教神话中的“字书”
25 “西化”还是“中国化”:从佛教的历史看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26 根干和枝叶:中印友好的历史与世界和平的理想
27 历史怎么变为神话:玄奘与《西游记》故事的来源
28 记剑桥的中国书
四、书序及前言
29 何莫邪《丰子恺》书序
30 林光明《梵字悉昙入门》书序
31 林光明《梵汉大词典》书序
32 林光明《梵汉佛教语大词典》《汉梵佛教语大词典》书序
33 林光明《梵汉大词典》《汉梵大辞典》序
34 陈明《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书序
35 陈明《殊方异药》书序
36 陈明《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书序
37杨富学《印度宗教文化与回鹘民间文学》书序
38湛如《净法与佛塔》书序
39 《梵藏汉佛典丛书》序
40 纪念师觉月教授:师觉月书序
41 泰戈尔:新的理解和更多的敬意
42 关于佛教神话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