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玉成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探源》 |
丛 书 名: |
定 价:248元 |
作 者:叶舒宪,古方主编 |
发布日期:2015-4-15 |
页 数:317页 |
字 数:350千字 |
包 册:4 |
ISBN :978-7-101-10657-2 |
版 式:简体横排 |
装 帧:精装 |
版 次:1-1 |
开 本:16开 |
|
内容简介: |
为什么我们的汉字中“國”和“我”字都从“戈”,戈从玉石兵器演进为青铜兵器的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始命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不叫“丝门”却叫“玉门”?
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两千年小传统,玉石之路是四千年大传统? 玉石之路开启的“西玉东输”现象为什么四千年来至今还在延续?这一伟大运动如何给华夏文明带来核心价值观——“君子温润如玉”和“化干戈为玉帛”?
国际学界至今不承认中国历史的第一王朝——夏代,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中国人如何科学证明那个时代的存在?石峁遗址——四千年前的河套地区巨大石头城的横空出世,其修筑城墙大量用玉器的奇妙现象,能够为我们提示怎样一种失落的历史信息?
201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一个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市遗址——石峁遗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以石峁遗址的发掘与石峁玉器研究为契机,2013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收藏家协会合作举办的“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此次研讨会开启了考古学与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在学术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会的20为专家来自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他们考察石峁遗址及当地发现的史前玉器,结合对玉石之路、玉兵器源流的考察,从多学科视域勾勒出中华文明探源的前沿思路与论证。 |
|
|
|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学术院、剑桥大学访问教授。著作有《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中国神话哲学》、《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儒家神话》等40余部,译著有《活着的女神》等7部。
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部主任。主要著作:《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中国古玉器图典》 、《中国传世玉器全集》、《盛世玉润――北京奥运与中国玉文化》 、《古方讲古玉》 、《海派玉雕大师精品集》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