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类  >> 艺术
全站搜索
 
请选择搜索范围
 
新书上架
 ·文苑英华——古都 2015-12-17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2015-12-15
 ·杜诗详注(典藏本 2015-12-15
 ·世说新语笺疏(典 2015-12-15
 ·乐章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阮籍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元稹集(典藏本) 2015-12-15
 ·韩偓集系年校注( 2015-12-15
 ·花间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李太白全集(典藏 2015-12-15
 ·顾太清集校笺(典 2015-12-15
更多
最近浏览
 ·篆字彚 2023-12-3
 ·万历十五年(增订 2023-12-3
 ·金圣叹、李卓吾点 2023-12-3
 ·怎样学习普通话 2023-12-3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 2023-12-3
 ·正说清朝十二帝( 2023-12-3
 ·尚书--中华经典 2023-12-3
 ·韩震论文选 2023-12-3
 ·朗润学史丛稿 2023-12-3
 ·宋元南戏文本考论 2023-12-3
图书简介



《篆字彚》
  丛 书 名:
  定    价:660元
  作    者:[明]毕宏述辑 [清]闵齐伋篆订
  发布日期:2014-9-10
  页    数:438页
  字    数:120千字
  包    册:10
    ISBN  :978-7-101-10311-3
  版    式:繁体竖排
  装    帧:线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清代篆书名著;收录篆体字形最丰富、辨析最详尽
读者篆刻治印检字、研习篆体书法时最实用的古典工具书

    《篆字汇》又名《六书通》,是明末清初浙江文人闵齐伋编纂的一部收录以汉字小篆字形为主的古文字字形工具书,因其收录篆字及籀文、金石玺印等古代文字字形丰富,也是最为著名的古代篆刻工具书之一。
    闵齐伋(一五七五——?),字寓五,浙江人,以善治篆印名于世,也是当时重要的印刷技术创新者,其事迹略见于近人闵尔昌所撰《碑传集补》卷三十六,从《篆字汇》书前所收闵齐伋自撰“序”及毕弘述、程炜等人的题序文字也可得到一些信息。闵氏初撰此书已在其晚年,因全稿尚未完成,故在其生前并未刊印。清代康熙年间,浙江海盐文人毕宏述得到此书稿本,在苕溪程炜的帮助下用四年时间进行补充增订,仍名为《六书通》,于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零),由基文堂刊刻行世。因此书所收古文字形以小篆为主,为后世治篆印者所熟知,间亦有以“篆字汇”命名该书者。民国元年上海扫叶山房对《六书通》进行了改排,并修正了一些讹误,以《重订篆字汇》为名石印出版该书,也广为读者所接受,其正文内容则和基文堂刊本的《六书通》基本一致。
    《篆字汇》全书十卷,参照《金石韵府》的体例,依照明朝《洪武正韵》的韵部列字。每前缀列楷体字形,并加圆圈标示,如该楷体字形与依据《说文解字》所转写之楷字不同,则在下方列出《说文解字》的楷字,同样加圆圈。对于该楷字的小篆字形,也是首先列出其在《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写法,同时附上训解原文和反切。此书的小篆字形,据学者研究是以《说文解字》的大徐(徐铉)本为主,但由于后世流传版本的不同,同一字的小篆字形也会有差异。由于篆刻者往往有在标准小篆刻法之外创造发挥的需要,故《篆字汇》在小篆字形之下,附列古籀金石等古文字字形。若单字字头为《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则标明“建首”;若字形不见于《说文解字》,则注明字形来源;未见于《洪武正韵》的常用形声字,则以“附通”的形式列在该字声部最后,并注反切和字义简单解说。
    《篆字汇》承接宋代以来中国学者结合出土金石文字研究古文字字形的传统,其所收录的《说文》之外的古文字形,往往能与传世的后周郭忠恕《汗简》、北宋夏竦《古文四声韵》等字书相印证,而《汗简》与《古文四声韵》在古文字字形保存和研究方面的价值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又由于《篆字汇》所收录的大量宋元明字书如杨恒《书学正韵》、朱简《修能印书》、李登《摭古遗文》等所载古字,编者本人往往精于篆刻,系当时书画篆刻名家,故《篆字汇》根据这些字书收录的古文奇字,往往代表了当时书画篆刻界所认同的篆字形体系统。尽管后世也有一些严肃的古文字专门学者,指出《篆字汇》有引据文献材料芜杂、摹录失形、误收伪讹字等缺点,但也承认其在保存古文字丰富字形,传承篆刻文化方面具有的功绩。

    一、内容权威。本书系明末清初篆刻家、治印家闵齐伋耗费半生心力,收集整理汉魏以来篆刻字书编撰而成,近百年间三代学者通力合作刊刻传世,因其字形全面丰富,虽屡经战乱仍被有心学者传承,总结了清代前期众多学者篆体书法研究的优秀成果。
    二、版本精良。本次出版所依据的底本为民国元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字形清晰,排列疏朗,受篆刻书法界盛赞。正文前有“福”“寿”二字古典字形书写篆刻法各百余种,极富特色。
    三、编排合理,检索方便。本书为延续传统,仍采用以往同类工具书按韵部排列的旧例,书后附有新编的笔画索引,便利现代读者根据笔画总数一检即得。

    上架建议:篆刻工具书  篆刻字典  礼品书

丛书介绍
作者简介

闵齐伋(1580-?),字寓五,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读书勤奋,好作诗文,以刻书为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主持采用朱、墨两色套印《春秋左传》,获得成功。后又改为五色套印,先后刻印经、史、子、集等一批古书及诸多戏曲、小说。因印刷技艺日臻完美,名声大振,与著名刻书著作家凌蒙初齐名。编著有《六书通》(即《篆字汇》)。


毕宏述,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书法家,字既明,号念园,安徽歙县人,后迁浙江海盐。能诗文,工书,印章、棋、画,尤精篆隶书法,有《韩侯碑》、《轮公禅师塔铭》及所书各家墓志铭拓本行世。

图书目录
闵齐伋自序
毕宏述序
程炜序
李希祁序
凡例
百福百寿图
卷一
一东
二支
三齐
四鱼
……
卷二
精彩章节
相关书评
媒体报道
图片集

 
(C)2002-2008 中华书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最新动态 中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