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普及读物  >> 综合
全站搜索
 
请选择搜索范围
 
新书上架
 ·文苑英华——古都 2015-12-17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2015-12-15
 ·杜诗详注(典藏本 2015-12-15
 ·世说新语笺疏(典 2015-12-15
 ·乐章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阮籍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元稹集(典藏本) 2015-12-15
 ·韩偓集系年校注( 2015-12-15
 ·花间集校注(典藏 2015-12-15
 ·李太白全集(典藏 2015-12-15
 ·顾太清集校笺(典 2015-12-15
更多
最近浏览
 ·古玉图考--中华 2023-9-24
 ·新刑事诉讼法与民 2023-9-24
 ·明季北略 2023-9-24
 ·大学语文-普通高 2023-9-24
 ·史记--(全十册 2023-9-24
 ·中华经典素读本第 2023-9-24
 ·诗词格律 2023-9-24
 ·论语·大学·中庸 2023-9-24
 ·龚自珍诗词选(插 2023-9-24
 ·悲剧哲学家尼采( 2023-9-24
图书简介



《古玉图考--中华生活经典》
  丛 书 名:中华生活经典
  定    价:26元
  作    者:[清]吴大澂著,杜斌编著
  发布日期:2015-10-30
  页    数:204页
  字    数:120千字
  包    册:12
    ISBN  :978-7-101-09597-5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2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国人用玉源远流长,构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清吴大澂《古玉图考》,堪称古玉研究经典之作。该书不分卷,考说古玉四十余种近二百件,图文并茂,图由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直观易晓。其收录齐全,品类丰富;绘图精确,标注翔实;考证精当,多有发明。这次即精选底本,参考其他版本和近今学者研究成果,校正错讹,疏解字词,直译原文,加以点评,并配以精美玉器照片六十余帧。
丛书介绍

中华书局“中华生活经典”书系·第五辑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生活压力使人们身心疲倦而无从释放重负,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即使同样有时代困境与生活压力的挑战,往往也能从容淡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杯茶、一盅酒、一顿饭,也能品出高雅,弹琴弈棋、写字作画、种花艺草,也能悟到生命的本质。
    “中华生活经典”丛书遴选反映中国古代生活的经典,约请各方专家注释、翻译,并结合历史和现代生活加以点评,让现代人在品尚古代中国人优雅生活的同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中华生活经典·第五辑
【具体书目】(6种)
《泉志》、《溪山琴况》、《古玉图考》、《食宪鸿秘》、《大观茶论》、《山家清供》。

书名 书号 作者署名 定价(元)
泉志 978-7-101-09611-8 【宋】洪遵撰  汪圣铎编著 37.00
溪山琴况 978-7-101-09596-8 【明】徐上瀛 著  徐樑  编著 29.00
古玉图考 978-7-101-09597-5 【清】吴大澂 著  杜斌  编著 26.00
食宪鸿秘 978-7-101-09612-5 【清】朱彝尊著  张可辉编著 36.00
大观茶论 978-7-101-09626-2 【宋】赵佶等著  沈冬梅、李涓 编著 25.00
山家清供 978-7-101-09613-2 【宋】林洪 撰  章原 编著 27.00

 

【已出书目】
中华生活经典 第一辑书目
书名 书号 作者 定价(元)
琴史 978-7-101-07527-4 [宋]朱长文著  林晨编著 23.00
棋经十三篇 978-7-101-07528-1 [宋]张学士著  诸葛潜潜编著 26.00
书法雅言 978-7-101-07534-2 [明]项穆著  李永忠编著 30.00
林泉高致 978-7-101-07525-0 [宋]郭思编   杨伯编著 26.00
茶经 978-7-101-07529-8 [唐]陆羽著  沈冬梅译注 25.00
酒谱 978-7-101-07526-7 [宋]窦苹著  石祥编著 26.00
随园食单 978-7-101-07530-4 [清]袁枚著  陈伟明编著 33.00
梅兰竹菊谱 978-7-101-07545-8 [宋]范成大等著  杨林坤 吴琴峰 殷亚波编著 31.00


中华生活经典 第二辑书目
书名 书号 作者 定价(元)
园冶 978-7-101-08078-0 [明]计成 著李世葵 刘金鹏 编著 27.00
酒经 978-7-101-08066-7 [宋]朱肱 著高建新 编著 26.00
宅经 978-7-101-08065-0 王玉德 王锐 编著 29.00
印典 978-7-101-08076-6 [明]朱象贤 著方小壮 编著 36.00
牡丹谱 978-7-101-08077-3 [宋]欧阳修等 著杨林坤  编著 24.00
文房四谱 978-7-101-08067-4 [宋]苏易简 著石祥 编著 33.00


中华生活经典 第三辑书目
书 名 书 号  定价(元)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 978-7-101-08434-4 [明]周高起、董其昌著  司开国、尚荣编著 25.00
茶谱?煮泉小品 978-7-101-08215-9 [明]朱权、田艺蘅著黄明哲、吴浩 编著 23.00
绣  谱 978-7-101-08375-0 [清]丁佩 著  姜昳 编著 24.00
新纂香谱 978-7-101-08420-7 [宋]陈敬 著 严小青  编著 33.00
格古要论 978-7-101-08435-1 [明]曹昭著  杨春俏  编著 35.00
装潢志 978-7-101-08437-5 [明]周嘉胄 撰尚莲霞 编著 24.00


中华生活经典 第四辑书目
书 名 书 号  定价(元)
书谱 978-7-101-08681-2 [唐]孙过庭著,郑晓华编著 37.00
云林石谱 978-7-101-08680-5 [宋]杜绾著寇甲、孙林编著 28.00
瓶花谱?瓶花史 978-7-101-08684-3 [明]张谦德、袁宏道著,张文浩、孙华娟编著 23.00
香奁润色 978-7-101-08683-6 [明]胡文焕编撰 朱毓梅 杨海燕 曲毅 编著 36.00
长物志 978-7-101-08682-9 [明]文震亨著   李瑞豪编著 37.00
饮流斋说瓷 978-7-101-08679-9 许之衡著  杜斌编著 37.00


中华生活经典·第五辑书目
书名 书 号 作者署名 定价(元)
泉志 978-7-101-09611-8 【宋】洪遵撰  汪圣铎编著 37.00
溪山琴况 978-7-101-09596-8 【明】徐上瀛 著  徐樑  编著 29.00
古玉图考 978-7-101-09597-5 【清】吴大澂 著  杜斌  编著 26.00
食宪鸿秘 978-7-101-09612-5 【清】朱彝尊著  张可辉编著 36.00
大观茶论 978-7-101-09626-2 【宋】赵佶等著  沈冬梅、李涓 编著 25.00
山家清供 978-7-101-09613-2 【宋】林洪 撰  章原 编著 27.00

作者简介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等。晚清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初客沪上,入萍花社书画会。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编修,曾上疏请停修圆明园及裁减同治帝大婚典礼。光绪四年(1878),授河南河北道;六年(1880),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防;七年奉命会办北洋军务;十一年,会同珲春都统依克唐阿与俄使会勘边界,据理争回被侵占之珲春黑顶子地区。不久升任广东巡抚,在任反对葡萄牙管辖澳门;十四年,署河道总督,仅用四个月而使郑州决口合龙,旋实授,以丁母忧归;十八年,授湖南巡抚,设求贤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自请率湘军赴辽抗日,大败于牛庄,被革职留任。光绪二十四年(1898),又被处以革职永不叙用。以风疾卒于家。
    吴大澂起家翰林清贵,为官之余,博通训诂辞章,又是当时著名书画家、古玩收藏鉴赏家和金石学家,书法遒丽,著作丰富,有《愙斋诗文集》、《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等;《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十六金符斋印存》、《权衡度量试验考》、《吉林勘界记》等10余种,《清代七百名人传》称其“文采风流,照耀京国”(《吴大澂》)。《古玉图考》则是吴大澂在古玉研究方面的一部专著。
图书目录

《古玉图考》叙

镇圭
大圭
琬圭
青圭
琰圭
谷圭



牙璋

大璧
谷璧
蒲璧
苍璧



系璧
璇玑
夷玉



玉敦
玉觯
玉散


佩璜

玉戚




觿


衡笄
漆书笔

玉钩
玉佩
玉(上勒下王)
玉马

玉律管
玉鈢
汉鸠杖首
汉刚卯
汉玉钫
汉玉镫
玉印
碧流离印
隨玉麟符
唐玉鱼符
玉押

精彩章节

环(标题)
    环一:山元玉。
    环二:水苍玉〔1〕,黄晕。
    环三:白玉,黄斑,微带黑晕。
    环四:碧玉。
    环五:青玉。
    《说文》:“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1〕。”《尔雅?释器》李注〔2〕:“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曰环。”余所得古玉环四,度其径寸,以上下二边之分数适与中孔相等。如环径六寸,其孔三寸,上下二边各得一寸又半寸,此环之制也。师遽方尊“环”字作□,象环在衣带间,行则鸣佩玉,故从止,行止有节也〔3〕。至曶鼎冗敦之8字,乃连环之环,非肉好若一之环。《诗》〔4〕:“卢重环〔5〕。”《传》所谓“子母环”是矣〔6〕!

【注释】
    〔1〕水苍玉:杂有斑纹的深青色的玉石。古时用作官员的佩玉。《礼记?玉藻》:“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郑玄注:“玉有山玄、水苍者,视之文色所似也。”孔颖达疏:“玉色似山之玄而杂有文,似水之苍而杂有文。”
    〔2〕李注:指《尔雅》李巡的注释。李巡(?—189),汝南汝阳(今河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宦官,曾与诸大儒校订《五经》。
    〔3〕行止:行步止息,犹言动和定。有节:有节度;有节制。
    〔4〕《诗》:指《诗经》。
    〔5〕卢:猎犬,大黑犬,是齐国田犬之名。重环:双环,子母环。
    〔6〕《传》:此指《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三十卷。传为为鲁人毛亨(大毛公)所作,故称。《毛诗故训传》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子母环:大环中穿一小环,谓之子母环。

【译文】
    环一:山元玉。
    环二:水苍玉,黄色光影。
    环三:白色的玉,黄色斑,稍带黑色光影。
    环四:碧玉。
    环五:青色玉。
    《说文解字》:“环,就是璧。边和孔径一样的称作环。”《尔雅?释器》李巡注:“孔径和边肉大小一样的叫做环。”我所得四只古玉环,直径一寸,以上下两边的比例正好与中孔相等。如环直径六寸,中孔三寸,上下两边各得一寸半,这是环的制样。师遽方尊“环”字作“玷(按此字应该照原文描绘)”,就象环在衣带之间,行走的时候,佩玉之声也锵然有致,所以从止,行步止息有节度啊。至曶鼎冗敦的“8(按此字应该照原文描绘)”字,是连环的环,不是边肉和孔径大小一样的环。《诗经》:“齐国大黑犬套子母环。”《毛诗故训传》所说的“子母环”就是这样的。
【点评】
    以上说玉环,玉环是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形状与镯子类似,其孔径大于边缘,也有与边缘相等的。古代用作君主贵族的佩饰,《史记?张释之传》载:“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高庙即汉高祖刘邦的享庙,塑像坐前即置放玉环;又《汉书卷?隽不疑传》载“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颜师古注曰:“环,玉环也。玦即玉佩之玦也。带环而又著玉佩也。”另外,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史载她的字太真,而唐代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则记载“杨贵妃小字玉环”。杨贵妃后来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以玉环为小名也可见古人对玉环的深爱。又因为“环”与“还”同音,古人可能还把它作为一种去而能还的象征或信物。《后汉书?袁谭传》载审配谏袁谭书中就有“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的话,李贤注引《孙卿子》曰:“绝人以玦,反人以环。”据说古代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即得到天子送来的环,就知道自己已被重新召回朝廷任职。可见古代玉环的用途甚广,意义丰富。后世演变为手镯,却主要是装饰的效果了。

相关书评
媒体报道
图片集
 
(C)2002-2008 中华书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最新动态 中华书评